亿百新闻中心
一年来,重点推进六方面工作:一是聚力推动数字化改革。培育了2个国家级“5G+工业互联网”项目、2家省级“未来工厂”和3个省级工业互联网平台,建立了以金田、三星、双鹿等20余家省市级数字化车间(智能工厂)为核心的“未来工厂”梯队,产业数字化指数跃居全省第五。加速形成“一网统管、整体智治”数字治理平台及工作体系,浙里企业新产品研发服务应用列入省数字化改革重大应用“一本账”目录,7个场景入选相关省厅试点。承接“县乡一体、条抓块统”县域整体智治改革省级试点,全市率先建成全域治理运行中心,5个应用上线“浙里办”平台,“一网通办”率达到97%。
二是全力发展都市经济。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达到123.9亿元,增长18.1%,增速全市第一。营利性服务业营业收入达到345亿元,服务业发展综合评价首次跻身全省前十。出台加快区域创新发展实施意见,设立产业发展引导基金,培育市级以上研发机构超百家,长阳科技获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认定,国家外贸转型升级基地实现“零”的突破。威孚天力等8家企业获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称号,东力传动、宁波水表入选新一批国家级制造业单项冠军,康赛妮成为国家级服务型制造示范企业,恒帅股份成功上市,高新技术企业超过200家。出台港航服务业、科技服务业、高端专业服务业等专项新政,港航服务业营业收入实现翻番,预计达到450亿元。浙江前洋经济开发区成为省级两业融合试点园,江北高新园区实施提质扩容工程,宁波(前洋)直播中心开园运行,入选全市直播经济集聚区核心区。成功招引大项目好项目25个,其中10亿元以上项目8个,国内招商引资资金、实际利用外资、浙商回归资金均超额完成市对区全年任务,实际完成率全部进入全市前三。
三是合力攻坚城市开发。宁波文创港入选省级双创示范基地,慈城镇名列省级小城市培育试点考核第一梯队,老外滩获评第一批国家级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国家级旅游休闲街区,姚江新城4个城中村完成拆迁签约,新兴产业育成区、庄桥城市拓展区和保荪区块加紧前期谋划和项目导入。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7.2%,增速全市第三。完成集体土地征收1226亩,18个计划项目顺利实施,10个遗留项目完成清场。完成房屋征收签约面积77.4万平方米。完成“三改”面积209.6万平方米,拆除违法建筑98.9万平方米,成功创建省级“无违建区”。
四是强力推进全域美丽。高品质推进“精特亮”创建。4条精品线个亮点工程精彩纷呈,累计完成投资178亿元,为年度计划的117%。新增省级景区村8个、美丽乡村精品村5个,完成老旧小区改造181万平方米,庄桥街道和洪塘街道入选新时代美丽城镇建设省级样板,洪塘街道获评省美丽乡村示范乡镇,慈城古县城成为大花园“耀眼明珠”。统筹开展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和城乡风貌整治提升,巩固“五水共治”成果,市控以上断面水质优良率保持100%,空气质量优良率达93.3%。坚决整治耕地“非农化”“非粮化”,超额完成粮食收储年度任务。
五是着力丰富民生供给。城镇新增就业2.5万人,失业人员和就业困难人员再就业率均为全市第一。户籍人口养老保险和基本医疗保险参保率全市领先。完成首批困难老人家庭适老化改造,建成慈城镇5A级居家养老服务中心。承办首届宁波技能大赛,启用江北区档案馆新馆。全市首个完成学前教育管理体制改革,省级现代化学校数量达到10所。完成市第九医院公卫楼改建、甬江街道和洪塘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硬件提升。打造慈城古县城中医药特色基地。承办全国桥牌A类俱乐部联赛等高水平体育赛事。
六是大力优化社会治理。全力以赴抓好疫情防控,实施入境及涉疫人员管控2.2万人,完成核酸检测41.5万人次、新冠疫苗接种104万人次,成功经受周边地区疫情反弹考验。积极主动抓好防汛防台工作,加快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和提升,孔浦闸站获得中国水利工程优质(大禹)奖。抓好安全生产大排查大整治,治理各类风险隐患7300余条,全面清理“三合一”场所违规住人现象。开展道路交通安全综合治理,实现事故起数和死亡人数双下降。圆满完成“遏重大”攻坚年任务。有效防范化解各类风险隐患,基层矛盾纠纷就地调处化解率达97%,四级信访机构走访量下降35%。常态化推进扫黑除恶斗争,全市首推24小时“反诈防损热线”。实现省“平安区”创建十六连冠,入选全省社会治理十佳区(县、市)。
过去的五年,围绕高质量发展大局,全力以赴稳增长、促发展,综合实力再上台阶。地区生产总值、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分别为五年前的1.8倍和1.7倍。人均地区生产总值突破2万美元,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和进出口总额均累计超过1500亿元。三次产业比重调整为1.3︰30.7︰68。围绕“进前三、争一流”奋斗目标,GDP增速连续五年全市前三,市对区考核连续四年全市前三。相继获得全国平安建设先进区、全国基层中医药工作先进单位等“国字号”荣誉和省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美丽浙江建设工作先进区、省级食品安全区等称号,服务业发展、乡村振兴、五水共治、三改一拆、消费促进、垃圾分类、小城镇综合改革等工作获省级先进。
过去的五年,坚持创新型城区建设,坚定不移抓创新、促转型,都市经济再攀新高。全区高新技术企业数实现翻番,率先实现规上工业企业科技创新“三清零”,全社会研发投入强度达3.46%。人才总量每年保持两位数增长。着力打造“5G+工业互联网”和“光学膜材料”两条标志性产业链,形成新材料等四大高新技术产业集群和港航物流等六大高端服务业集群,工业总产值和服务业增加值分别跃上千亿和五百亿新台阶,连续三年入选省服务业强区。累计培育国家级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7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12家、A股上市企业10家,金田集团打造千亿级龙头企业。膜幻动力小镇和前洋E商小镇获评省级特色小镇。“亩均论英雄”工作走在省市前列,都市楼宇亩均税收突破每平方米2000元,规上工业亩均税收接近40万元,土地节约集约利用工作获国务院表彰嘉奖。
过去的五年,加快新型城市化步伐,持之以恒强区块、提基础,城市功能再获跃升。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编制,深化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研究,平稳完成新一轮行政区划调整,建成区面积超70平方公里。累计完成集体土地征收10500亩、房屋拆迁251万平方米,出让土地6642亩,新建安置(保障)房105万平方米,完成老旧小区改造54个、农贸市场改建19个。全区商务楼宇数量和面积实现翻番,宁波绿地中心、万象城等城市功能项目投入使用。新增骨干道路78公里,三官堂大桥、中兴大桥等跨江通道投用,轨道交通3号、4号、5号线通车,检测修复地下管网500公里,海绵城市、城乡绿道、大管网供水、智能电网、5G网络等建设进展顺利。老外滩入选国家级步行街创建名单,慈城古县城打造全省“千年古城复兴”试点样板,文创港开启甬江北岸“锈带”蝶变,姚江新城成为宁波“拥江揽湖滨海”战略的关键一环,湾头区块、天水万达、慈城新城、宁波北门户区等城市组团品质提升。
过去的五年,打通“两山”转化通道,统筹兼顾抓整治、促美丽,生态环境再得优化。累计完成“三改”面积1637万平方米,拆除违法建筑654万平方米,整治河道152公里,顺利通过两轮中央环保督察,两夺省五水共治“大禹鼎”,成功创建省级“污水零直排区”。入选全国农村产业融合发展试点示范区,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列入全国典型20例。深化农村片区组团集成改革,城市基础设施、优质公共服务资源逐步向农村覆盖。推进现代农业和旅游业融合发展,成功打造“达人村”“洪塘湾”等田园综合体。因地制宜抓好村庄环境整治、风貌塑造、文化挖掘,累计打造美丽乡村示范村20个、精品村18个。高水平举办中国合唱节、中华慈孝节、海丝音乐节等节庆活动。慈城古县城入选省文旅金名片和首批浙江文化标识培育项目,荪湖片区成为省级旅游度假区,毛岙村获评中国美丽休闲乡村。“舌尖上的相遇”成为宁波与中东欧交流的文化品牌。助力宁波夺得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六连冠”。
过去的五年,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全心全意办实事、促共享,民生福祉再添新绩。保质保量完成政府民生实事项目52个,财政用于民生支出累计250.7亿元。城乡居民收入比缩小至1.7以内。累计新增城镇就业7.6万人,帮扶失业人员再就业3万人,零就业家庭动态消除。养老、医保、助残等工作走在全市前列,医共体建设、集团化办学和“全域体育”运动圈建设扎实推进,新建扩建5家公立医疗机构、7所中小学、17所幼儿园,宁波奥体中心、市小球训练中心、区全民健身中心等体育场馆相继投用,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考核结果列全国第一,获评全国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区、全国群众体育先进单位。深入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抓实抓好疫情防控、安全生产、防汛防台等工作,探索形成“非现场执法”“八联工作法”“执法进小区”等首创经验,连续三年获评全省法治政府建设先进单位,夺得全省首批星级平安金鼎。
过去的五年,坚持对党绝对忠诚,群策群力抓改革、优服务,自身建设再现担当。扎实开展党史学习教育,深入开展“三服务”工作,县级政府透明度指数连续四年位居全国前三。统筹推进省市重点领域改革试点工作,获评全省全面深化改革工作优秀区。清朗干事环境,落实廉洁政府各项规定,查处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问题83起,批评教育帮助及处理124人。自觉接受人大依法监督和政协民主监督,建立“打擂赛马”比学赶超机制,52个单位和个人入选市“六争攻坚”铁军榜。实施对口帮扶和山海协作,助力册亨县提前一年脱贫摘帽,援疆、、援川工作取得新进展。
今后五年发展的总体目标是:都市经济质量更高,城乡融合程度更深,全域美丽成效更实,社会供给品质更优,幸福指数继续领先,高质量发展推动共同富裕走在省市前列。
系统落实区第十次党代会提出的“五个争创”发展路径,努力实现以下奋斗目标:
一个标兵。争当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先行标兵,2024年提前基本实现市“共同富裕”评价指标。
三个提升。城市能级、社会民生、公共服务三大领域的城乡均衡度和群众获得感有持续提升。
四个突破。到2026年,地区生产总值突破1000亿元,固定资产投资五年总量突破1500亿元,工业总产值突破1500亿元,规上服务业营业收入突破5000亿元。
五个倍增。到2026年,现代服务业营业收入、商品销售总额、进出口总额、高新技术企业数和高端人才总量等五项指标,争取实现比2021年翻一番。
围绕以上指导思想和目标任务,要坚定信心、奋发有为,全力推动江北经济社会各项事业攀高跨越。
(一)提升产业竞争力,打造都市经济高地。提升产业能级。提高“四新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实施数字经济“一号工程”,推动数字经济与制造业深度融合。通过数创赋能、低碳改造和技术攻关,重点发力优势产业集群,实现高新技术产业的增量提质,打造全市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标杆区。做强楼宇经济、做大商圈规模,重点发展直播经济、港航服务业等特色服务业,打造高端服务业创新发展区。做大产业平台。推动浙江前洋经济开发区、江北高新园区两大省级平台提质升级,实施工业集聚区“二次创业”,打造新兴产业育成区、科技服务业集聚区等“未来产业”新平台。激发创新活力。丰富创新创业的政策、资金、要素供给,打造企业、高校及科研院所协同创新机制,重视关键领域技术攻关和领军人才项目落地,以创新链引领“四链融合”,全社会研发投入强度达到4%。
(二)提升功能承载力,建设拥江未来之城。坚持规划引领。编制落地更多具有江北特质、代表宁波形象、展示未来标杆的城乡规划。坚持基础先行。加快推进“一环六射”轨道交通和“八纵六横”骨干路网建设,推动供水、供电、供气和排污等地下管廊建设和智能升级,实施地下空间开发、海绵城市建设和新基建布局,有序开展老旧小区、城中村改造和村庄梳理式改造,一体化推进未来社区、未来乡村和数字社会建设。加快区块开发。以沿江轴线重点区块建设为核心,增强中心城区的功能承载力,接续推进“三港三城”建设,集中资源加快姚江新城、文创港、慈城古县城、老外滩等重点区块开发。
(三)提升城乡聚合力,争当亿百体育登录共同富裕标兵。深化农村改革。进一步推进国家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不断完善“两进两回”机制,力争实现农民财产性收入有新突破、工资性收入有新增长、经营性收入有新提高。丰富乡村产业。重点推动特色农业、民宿经济、农旅融合、乡村文创及田园综合体等“农业+”产业导入,构建农业生产、生态保护和休闲旅游相融合的现代都市农业体系。提升城乡风貌。高质高效推进“精特亮”创建,统筹开展美丽城镇、美丽乡村、美丽田园等全域美丽建设。争创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建立健全多跨协同的生态保护和环境治理体制,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深化农村垃圾、厕所、污水“三大革命”,抓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
(四)提升环境吸引力,打造国际人文客厅。推进数字赋能。深化“县乡一体、条抓块统”县域整体智治改革省级试点,争取一批多跨场景重大应用进入省级跑道,推动数字化改革各平台、各应用、各场景的有机贯通,加速实现全域智治和高效协同。推进文化赋能。挖掘和活化慈孝文化、开放文化等资源,打造千年古县城、时尚老外滩两大宁波城市窗口。做大“文化+”多跨融合产业,形成有江北辨识度的文化标识,努力建设长三角文化时尚消费集聚区和国家级文旅融合发展示范区。推进开放赋能。打造“双循环”重要枢纽,探索“数字贸易”新蓝海,不断推动内外贸提质升级。主动融入长三角、对接大湾区、唱好“双城记”,深化产业、金融、人才、教育、医疗等重点领域合作,承接科技成果转化和都市功能疏解。
(五)提升民生保障力,共享幸福和美生活。打造民生品牌。打响“乐业江北”“幸福江北”“优学江北”“健康江北”等民生品牌,健全完善各领域社会保障机制,丰富公共服务供给,重点聚焦民生项目建设,统筹抓好妇女、儿童、残疾人合法权益保障及慈善福利事业发展。创造共享生活。抓好公共服务在城乡之间、街镇之间的均衡布局,加速基础教育、学前教育、三级诊疗、公交出行等民生供给向农村腹地倾斜。完善覆盖全域的15分钟基本生活服务圈,构建老年友好型、育儿友好型社会。营造安全环境。完善“一中心四平台一网格”体系,推进区域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深化风险闭环管控大平安机制,慎终如始做好疫情防控、安全生产、食药安全、扫黑除恶、社会治安、应急抢险等工作,建立健全文明城市创建长效机制。
全年发展主要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7%以上,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7%,全社会研发投入强度达到3.5%以上,规上工业增加值、固定资产投资、实际利用外资、减污降碳工作完成市下达任务,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幅与经济发展基本同步。
(一)深化改革创新,开创转型跨越新局面。深化数字化改革。进一步改革完善区域数字化治理体系。加速建成视频监控一体化平台,谋划推进城市感知网络和数字孪生应用场景建设,深化房地产品质监管、阳光数字征拆、农村集体资产监管等“一件事”改革。深化科技创新。高标准建设省级可持续发展创新示范区。实施科技创新“163”行动,发挥财政资金和产业基金杠杆作用,加快企业科技赋能和技术攻关。做大高新技术产业,新增科技型中小企业130家以上,高新技术企业总数超过250家。深化人才驱动。进一步完善和提升人才政策服务,推动浙江创新中心北岸中心挂牌运营。实施“十院百企”赋能行动,建设大连理工大学宁波软件园,进一步发挥宁波大学、宁波工程学院等创新策源地作用。力争新引育市级以上人才项目20个,全区人才资源总量达到15万人。
(二)提升质量能级,打造产业发展新高地。实施智造强链。围绕新材料、新能源、新装备和工业物联网等优势产业,精准开展创链强链补链工作。推动企业上规、上市、上云、上榜,新增报会及上市企业2家、市级以上“单项冠军”3家,市级“5G+工业互联网”项目入库数达到13家。促成向隆机械、激智科技等产业项目开工,实现长阳科技二期、正力药品扩能项目等竣工达产,打造爱柯迪、康赛妮等“未来工厂”标杆。推进制造业骨干企业绿色减碳升级。强化集聚发展。大力实施现代服务业倍增计划,加快宁波直播经济集聚区建设,带动全渠道成交额突破千亿元;推动港航服务业、科技服务业两个百亿级产业集群打造;加快商务贸易、金融保险、软件信息、高端专业服务和文体康养等优势服务业集聚。提升楼宇经济质效,高质量特色楼宇突破10幢。促进平台提质。加快推进江北投创C区二次开发、慈城私营工业城腾笼换鸟、江北新兴产业创新中心等小微产业园开工建设。加紧谋划新兴产业育成区、江北软件信息产业园等新平台建设。继续深化省级特色小镇建设。做大做强四大核心商圈,力争社会限上消费品零售总额突破300亿元。
(三)聚焦功能承载,展示中心城区新形象。做强功能区块。姚江新城完成规划功能定位,启动奥体南侧地块、前江数字经济城市中心等建设。老外滩完成国家级步行街创建,带动周边地块开发。慈城古县城继续推动项目导入和人气引入,加快实现“三年大变样”目标。文创港完成滨江水岸一期和二期建设,加快已出让地块项目建设和招商。推动慈城新城、庄桥城市拓展区和保荪、永红、应家等区块开发。加大投资放量。固定资产投资实施专班化运作清单式管理。区级以上重点项目年度投资完成率80%以上。加强教育、医疗、文化、养老等公共服务设施投资。国有企业积极参与或主导安置房、租赁房和产业平台建设,引导和带动民营资本入场。有序推进土地出让,保障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加快城市更新。编制完成《江北区国土空间总体规划》。依法实施下白沙路、下沈村安置房等新征收计划项目,抓紧完成征拆遗留项目“清零清场”。启动天鑫、大闸、湾头、云鹭湾等4个未来社区建设,系统推进老旧小区、城中村改造和安置房建设,实施物业服务品质提升行动。配合做好轨道4号线号线及通苏嘉甬铁路、宁波枢纽客运直通线建设,力促西洪大桥建成通车、邵家渡跨江通道启动建设,加快云飞路西延、洪大路北延等“联网路”建设。做优滨江岸线、地下空间和生态廊道,开展甬江和姚江堤防安全鉴定和改造提升,完成地下管网三年提升行动,确保江北再生水厂和一期干管建成投用。
(四)加快内生驱动,打造城乡融合新标杆。聚力农村产业。围绕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创建,深化耕地“非农化”“非粮化”整治,建设一批数字农业示范基地。培育壮大新业态,推进城郊田园综合体建设,做优田园北郊、艺创鞍山、锋领云湖等农旅项目。聚力农村改革。推进甬江北郊、庄桥老街、洪塘慈江、慈城云湖和姚江农业公园等片区组团改革。深化国家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探索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等创新举措。聚力农村品质。实施“乡村赋能”试点,联动实施美丽乡村、未来乡村和数字乡村建设,提升乡村数字生活新服务。建立完善城乡统一的建管养护工作体系。强化低收入农户政策帮扶,动态清零经济薄弱村。
(五)优化发展环境,提升对外开放新水平。夯实生态基础。高品质实施“精特亮”工程,打好“蓝天碧水净土清废”保卫战,深化“五水共治”、“三改一拆”、环境污染防治、生活垃圾分类等工作,大力实施“无废城市”建设,完成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创建。持续做好减污降碳工作。彰显文化特色。主动融入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和海丝活化石建设。用好慈孝文化、开放文化等文化资源,办好中华慈孝节、海丝音乐节等节庆活动。深入开展全民阅读工程,推动江北文化艺术中心、江北非遗馆等文化地标建设,实施文化“拾遗”和“城市IP”打造工程。常态化抓好文明创建,助力宁波成为全国首批文明典范城市。提高开放水平。加快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和“一带一路”建设,大力提升经济社会发展国际化水平。做大做强跨境电商和外贸综合服务平台,全力稳住外贸基本盘。服务中国—中东欧国家经贸合作大局,推进老外滩国际人文交流基地建设。狠抓招商引资“一把手”工程,完善大项目好项目评价体系,提升项目落地率和精准性。高标准做好东西部协作和对口支援工作。
(六)增进民生福祉,共享幸福江北新生活。增强社会保障精准性。全面落实援企稳岗措施,新增城镇就业1.5万人。实施养老服务提升工程,深入推进医养结合、家院互融和标准化养老食堂全覆盖。持续推进医保支付方式改革,加强困难群体救助,健全残疾人服务保障体系。增强公共服务优质性。擦亮“优学江北”金名片,提升从学前到终身的“全龄层”人口教育发展水平,加快创建全国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区。深化“健康江北”建设,启动全国健康促进区创建,推进医共体信息化和互联网医院建设,加快区公共卫生服务中心、区中医院新址谋划,力争前江和湾头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开工建设。增强城市发展安全性。切实做好除险保安工作。抓好疫情常态化防控,建立“动态清零”精密智控机制,坚决打赢疫情防控总体战。锚定平安护航党的二十大、杭州亚运会等大事要事,扎实做好矛盾纠纷调处化解工作,健全重点领域隐患排查和闭环管控体系,持续开展安全生产综合整治,坚决“遏重大”“控较大”,确保社会大局稳定。深化“大综合一体化”全域集成行政执法改革。发挥网格化管理优势,提高社区治理精细化程度。常态化推进扫黑除恶,严厉打击电信网络诈骗等违法犯罪。
强化全民国防教育,深入开展“双拥”活动,健全退役军人保障体系。支持工会、共青团、妇联、残联、文联、慈善、红十字会等群团组织更好发挥作用。进一步做好外事、侨务、民族宗教、审计、气象、档案、地方志等工作。
坚持党的领导,建设法治政府,把对党的忠诚忠贞落实到政府各项工作中。坚持立说立行,建设责任政府,把提高执行力、增强战斗力作为建设责任政府的重中之重。坚持务实为民,建设服务政府,不断提升塑造变革能力,整体推动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坚持勤政自律,建设廉洁政府。
扫一扫关注亿百体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