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滨海高新区聚焦打造国家自创区“升级版”和北方一流科创城的奋斗目标,加快打造“以一域服务全局的创新引擎”,积极融入天开园建设,秉持营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区域营商环境的工作原则,全力推动营商环境优化提升,高效助推企业高质量发展。
天津滨海高新区在工信部178家国家高新区综合评价排名第15位,在公布的六个单项评价指标中,天津高新区在高技术产业营业收入、人均技术合同成交额、优质企业数量、营商环境均跻身全国前20强,其中:优质企业数量排名第9名、营商环境排名第12名、人均技术合同成交额排名第13名、高技术产业营业收入排名第20名。
出台系列政策措施优化工程建设项目审批服务,在《天津高新区优化工程建设项目审批服务实施方案》的基础上,制定了《天津滨海高新区工程建设项目帮办代办服务实施细则》《天津滨海高新区工程建设项目行政审批联席会制度》和《关于实施工程建设领域政务服务事项“一站式”办理的工作方案》一系列务实的政策措施。一是在帮办代办服务上,打造“帮办专家引导、审批管家指导、部门协同配合”的服务模式,为企业提供全程化、规范化、个性化、智能化的帮办代办服务。亿百体育app下载二是在部门协同上,进一步明确工作职责、工作机制、工作要求,着力构建牵头召集、集体商议、协调推进的联席会议机制。三是在服务场景上,以“高效办成一件事”作为优化政务服务、提升行政效能的落脚点和出发点,打造一站式、集成式审批服务平台,助力实体项目、招商项目快开工、早见效。
出台优化政府投资项目审批服务若干举措,围绕实质性审查、全周期服务、全过程联动、风险防控四个层面,建立健全审批服务机制,提出十三条具体举措。一是计划管理,加强实质性审查。强化三年滚动计划的重要性,重点审核资金来源可靠性、项目建设必要性、建设内容可行性、规划政策符合性,确保项目能够达到建设预期。二是全程跟踪,优化全周期服务。强化项目开工前全流程管理,确保审批手续的完整性、合规性。着力推进审批标准化建设,进一步明确法律依据、办理条件、要件清单、审核要点、办理时限。加强重大民生工程、基础设施和产业布局类项目的服务保障力度,优化审批流程、压缩审批时限。三是高效协同,强化全过程联动。以落实要素保障、推动问题解决为宗旨,充分发挥“一站式”集成服务、审管联动以及联席会商机制的作用,凝聚各部门工作合力亿百体育全站,支持项目主体做深做实前期工作,为项目平稳实施奠定基础。四是及时预警,防范审批风险。以降低政府投资项目建设风险、推进依法依规建设为方向,强化审批信用管理,严格规范变更程序,加强中介监督管理。
北京城市副中心区域通办一体化平台在京津合作示范区正式启动运行,北京城市副中心区域通办一体化平台以“云窗口”远程视频办理为主,全程网办、自助终端和移动端办理为辅的方式,打破了以往的地域限制和固有模式,为企业和群众提供线上线下全流程、全方位的服务,能够实现异地审理协同联动,异地认证“同事同标”。这一创新模式使得企业和群众可以有效避免来回跑、多头跑的问题,让京津冀三地居民切实享受到协同发展带来的便利。
颁发首张“个转企”直接变更登记营业执照,这是落实天津市出台《天津市支持个体工商户转企发展若干措施》的重要举措,通过积极部署推动,聚焦个体工商户集中的专业市场、商业综合体,发挥“小个专”党建指导站和放心消费示范单位优势作用,采取集中宣传和走访调研的形式,为个体工商户经营者深入解读“个转企”政策,介绍相关便利化政务服务举措,扩大政策知晓度和惠及面。这标志着高新区在推动个体工商户转型升级方面取得重要进展,在助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方面又一有力举措落地见效。
首次发布第一批柔性执法“五张清单”,结合区域实际,首次编制并发布《天津滨海高新区柔性执法“五张清单”(第一批)》,包括不予处罚清单、从轻处罚清单、减轻处罚清单、不予强制清单、从重处罚清单,通过包容审慎监管、精准执法,不断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和创造力。“五张清单”共计192项,涵盖市场监管、安全生产、城市管理、劳动保障、卫生健康、住房建设、文化、教育、生态环境、规划管理十大行政执法领域,覆盖企业生产经营及社会民生相关内容。其中,不予处罚清单93项;从轻处罚清单44项;减轻处罚清单10项;不予强制清单8项;从重处罚清单37项,每项处罚事项都明确列出了具体适用情形和相应法律依据,助推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有效提升执法质效和公信力。
举行外贸企业政策宣讲会,宣讲会特邀市商务局外贸运行处、产业处、电商处,以及天津市贸促会、中国信保天津分公司出席,针对外贸企业关注的促进港产城融合发展、RCEP经贸规则、商贸流通等政策,为参会企业带来一场深入浅出的专题解读。将帮助企业用足用好市区两级外贸促进政策,加强与区内企业建立产业链供应链对接,积极开拓国内国际市场,稳住外贸订单,实现自身综合实力的提升。
印发《天津滨海高新区科技成果“先使用后付费”实施办法(试行)》(以下简称《办法》),在全市率先实施科技成果转化新路径,提升科技创新整体效能。“先使用后付费”是指高校院所等成果单位将科技成果许可(转让)给高新区科技型企业,在免费使用一定期限后,交易双方根据自愿原则,采取“分期支付”“延期支付”“附条件支付”“收益提成支付”等方式约定付费许可(转让)事宜。《办法》实施后,高新区将通过“科技成果展示”“企业需求匹配”“合作方式洽谈”“科技成果许可(转让)协议签署”四个步骤实现科技成果转化,并提供担保、保险等金融机构保障成果单位合法权益。同时,高新区还通过给予最高不超过50万元的资金奖励,鼓励成果单位、科技型企业、担保机构和专业化技术转移机构利用“先试用后付费”的模式促进更多科技成果转化。
中国电科天津留学人员创业园开园,中国电科天津留学人员创业园专精于新一代信息技术领域,围绕高新区主导产业、依托中国电科国资央企优势,有望成为新一代信息技术专业的高层次人才汇聚之地和海外人才集聚高地。在揭牌仪式上,中国电科资产、市人社局、滨海高新区管委会签署中国电科天津留学人员创业园战略合作协议。
设立天津首个国家级营商环境监测站,依托国家级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综合标准化试点项目——“中国贸促会商业行业委员会营商环境监测与企业综合服务标准化试点”,中国贸促会商业行业委员会开展设立营商环境监测站工作,意在深入企业一线,倾听企业真实需求,搭建政企沟通的平台,持续推进建设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的一流营商环境。
《天津高新区营商服务手册(2024-2025版)》正式对外发布,新版手册在原2023版手册的基础上,广泛征集企业需求和部门建议,囊括了2023年12月至今高新区在营商环境建设方面的最新改革成果和创新惠企举措,增加了区内闲置可租的楼宇信息、网络报装、外籍人士来华工作、企业信用修复、信用核查等“高效办成一件事”应用场景、知识产权促进和商业秘密保护等实用信息,从产业环境、企业全生命周期服务三个方面内容进行丰富完善。
信创海河实验室举行首次职称自主评审会议,经过前期的精心策划和组织,在内部评价审核、推荐等规定评审程序的基础上,在市人社局、高新区人社局以及相关专家指导下,此次共选育5名专业技术人才进入最后的专家评审和答辩环节,最终5人全部通过答辩和专家审议,其中正高级职称1人,副高级职称2人,中级职称2人,通过率达100%。
扫一扫关注亿百体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