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独居多年的90岁张奶奶心中的大石头终于落下了,上海市长宁公证处帮她免费办理了遗嘱公证,以便其侨居海外的唯一女儿能够继承遗产。
其实,在上海像张奶奶这样的空巢老人很多,遗嘱公证、意定监护公证、遗产管理人公证等服务成为他们必不可少的法律保护。为此,上海公证行业经过多年探索实践和经验固化,全面打造涉老公证全周期服务链,为城市高品质养老撑起法律保护伞,确保他们老有所依、老有所养、老有所乐。
“社会老龄化已经成为不可逆转的发展趋势,解决养老问题不仅需要解决老人财富的增值和传承问题,更需要解决老人对人身、财富和事务的管理和控制问题,解决如何将自己一生积累的财富,优先用于自身养老的保障问题。上海创新建立涉老公证全周期服务链能够给予老人最优解的法律保护。”上海市司法局党委委员、副局长说。
近日,宝山区张庙街道呼玛一村第二居民区迎来一批“社区公证员”,他们不仅深入社区提供现场业务办理、法律法规咨询、法治宣传教育,还主动上门为有需要的老年人及特殊困难群体化解矛盾纠纷、提供帮扶助困、开展志愿服务等。
宝山公证处党支部书记、负责人说:“‘社区公证员’是人民群众身边的服务员、法律顾问和公平正义的守护者,他们通过走进基层、深入群众,听民声、会民意,用老百姓熟知的方式,提供安全、便捷、普惠的公证服务,努力践行‘人民城市’重要理念。”
为进一步提升“公证为民”的服务质效,如今上海越来越多的公证机构通过与司法所、街镇社区的联动合作,加大涉老公证普法宣传力度,降低服务门槛,让更多老人知法用法。
其实,早在2013年上海公证行业就已实现“免费为80岁以上老年人办理遗嘱公证、免费为60岁以上老年人办理遗嘱保管”的服务承诺。
“尊老、敬老、爱老、助老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上海公证行业通过构建全周期服务链,充分发挥公证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职能作用,体现公证奉献爱心、回馈社会的公益价值,全方位维护老年人合法权益,让他们切实感受到公证服务的温暖和力量,为‘平安上海’‘法治上海’建设贡献公证力量。”上海市公证协会会长说。
《法治日报》记者见到闵行公证处公证员时,她刚从医院回来,这已经是她第三次上门为一对行动不便的父子办理公证服务。从继承公证,到委托换领新房产证,再到委托售房、委托购房公证等等,前后三个月她来回奔波,帮助老人和在医院接受康复治疗的儿子顺利完成房屋置换手续。
“做好涉老公证,不能出个证书就结了,要更加关注老人的综合服务需求。公证员要始终秉持服务为民的理念,主动承担起社会责任,将优质、高效、便捷的公证服务送到人民群众身边。”闵行公证处主任说。
为此,为老人提供公证延伸服务在上海已是蔚然成风。其中有针对老年人经常办理的委托、遗嘱、继承等公证事项,部分公证机构配套提供代为调查取证、代办认证、代办房产证等服务;针对不会使用智能设备的老人,公证机构安排专人指导帮助操作,并支持现金支付等。
其中,浦东公证处针对辖区80周岁以上的老人推出“适老化公证远程社区服务”,老人只要向所在居委会申请预约登记后,即可在约定时间与公证员视频连线进行公证咨询;
老人因病突然离世,其名下的房产、股票、债券等多种遗产未及时处置,而继承人又有多位,且居住分散,面对这样的难题怎么办?新虹桥公证处通过定制服务,安排遗产管理人从遗产清点,到配合查明真相,再到遗产分配、债务清偿,进行了全方位管理服务。
“创新遗产管理人制度,是解决复杂遗产继承难题的关键,公证机构作为第三方,秉持客观中立立场,可以更加客观公正地推荐和选任遗产管理人,为老年人合法权益的有效保障提供全方位服务。”新虹桥公证处党支部书记、主任说。
据了解,目前上海市公证协会正在讨论出台涉遗产管理人开展公证服务的指导意见,其中包括遗产管理人资格确认、公证机构受托条件,以及公证机构应承担的司法辅助事务等。部分公证机构正在建立遗产管理人专家库,并开展遗产管理人选任工作。
此外,上海公证行业经过多年研究,进一步探索老年人意定监护公证制度,老人可以提前指定意定监护人,在其丧失或部分丧失行为能力后按照之前的约定和意愿,在资产处分、资金保管和遗嘱执行方面作出妥善安排。公证机构也可以根据其意愿提供定制服务。
“涉老公证服务事关社会和谐稳定,我们积极倡导公证机构努力创新、积极作为亿百体育全站,打好公证服务组合拳,特别要为有明确需求的老人提供个性化定制服务,全方位提供预防化解各种涉老矛盾纠纷的综合解决方案。”上海市公证协会副会长说。
扫一扫关注亿百体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