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认证行业,“认证一条龙服务”潜藏着巨大隐患。正常情况下,咨询与认证应相互独立,以保障认证的公正性和公信力。然而,部分认证机构却既承担咨询指导,又负责最终认证,集“教练员”与“裁判员”角色于一身。有的认证机构误导客户:不是同一个团队就没有问题;有的认证机构用一些固定的乙方咨询机构提供虚假咨询服务;还有的认证团队游走在不同的认证机构之间——刚被逐出一家认证机构,又跑到另外一家认证机构重启炉灶另开张。这些违规操作不仅不能帮助客户建立适宜、充分、有效的管理体系,并会引发利益关联,导致认证过程流于形式或构成欺诈。当虚假的认证文件达到情节严重的程度,如严重误导市场决策、损害消费者权益时,相关认证机构就可能触犯,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也会被判处刑罚。更为严重的是,“一条龙服务”也会导致客户所拿到的认证证书自始无效,在给客户带来声誉风险和商誉贬损的同时,让客户躺在虚假的认证证书上沾沾自喜,对自己所面临的风险或危机而不自知,从而最终不断地暴雷,从而走上不归路,这种情况一而再再而三地发生,并酿成国内甚至国际丑闻。广大企业是时候对认证一条龙说不了!
本报(中国质量新闻网)讯(记者蒋维胜)重庆市要查处“认证咨询一条龙”,存在突出问题的认证机构和认证企业要被曝光,真正建立起“黑名单”通报制度记者从重庆市质量技监局获悉,自4月起至11月,该局将在全市范围内集中整治虚假认证、伪造、冒用和非法买卖认证标志、出具虚假报告等认证认可违法违规行为。
重庆市质监局认评处有关负责人称,认证认可在提高产品质量和市场竞争力,促进重庆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等方面发挥作重要的助推作用亿百体育全站。目前,重庆市有697家企业的7950种产品获得强制性产品认证证书,5014家企业获得管理体系认证证书,534种产品通过了食品农产品认证,322家实验室经资质认定考核合格,39家实验室取得国家实验室认可资格从全市强制性产品认证获证企业经营状况的调查情况来看,全市强制性产品认证获证企业在2007年实现销售收入1048.4亿元,实现利税76.4亿元,企业实施强制性产品认证后的产品合格率平均增长了8.64%。
然而,从认证企业数量来看,全市获得管理体系认证和产品认证的企业总数接近6000家,获证企业在重庆16万家企业中所占比例仅为3.5%,获证企业数量与周边的四川、陕西等省仍存在一定的差距。
从认证类型分布情况来看,全市认证获证企业主要以IS09000质量管理体系认证和ISO14000环境管理体系认证为主,占认证市场份额的90%以上。OHSAS18000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认证亿百体育全站、有机产品认证、良好农业规范认证等新兴认证领域的发展速度较慢,个别领域尚处于空白状态。
该负责人还介绍说,有一小部分企业缺乏诚信意识,为了应付贸易、贷款、争取政府奖励基金或宣传的需要,才申请认证。有个别企业在通过强制性产品认证后,放松管理。个别认证机构、认证咨询机构存在认证审核工作要求不严格的现象。
为严厉打击认证认可违法违规行为,重庆市质量技监局将在管理体系认证、实验室资质认定、食品农产品认证以及强制性产品认证等四个方面开展专项整治行动。通过开展认证促发展、认证促和谐行动,集中整治违法违规行为,对全市1400家获得质量管理体系认证的企业进行认证有效性稽查、322家获得资质认定的实验室进行监督检查、200家食品农产品认证获证企业以及大型超市、商场和专卖店进行现场检查以及对全市生产列入强制性产品认证目录内产品且年销售收入低于500万元的小企业、小作坊进行拉网式检查,从而实现对小企业、小作坊3C认证企业的证后监管覆盖率达到100%,资质认定获证实验室监督检查覆盖率达到100%,帮助指导200家企业开展管理体系认证工作。《中国质量报》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扫一扫关注亿百体育